——所思,所见,尽在画语者。——
殷乐怡
有人说,苏州园林都一个样。如果你只是浮光掠影地“到此一游”,那感觉是差不多。但若以一颗诗心去细细品味,你会发现设计者处处用心,每走一步,你面前的景致都会不同,假山、廊壁或花墙将园中的景物半显半掩,分中有连,连中有分,而每个部分,每个视角,不同季节不同时辰都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官享受。
徜徉园中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彰显居者之乐山乐水的生活情趣;身处亭台楼阁中,可以品读到古代文人墨客诗书画印的佳作。那千古流传的佳句读来令人齿颊留香,我的园林水彩画便常以园中建筑上楹联的词句为题,哈,得来全不费功夫。
园林的古朴叙述着岁月的沧桑,那一阶、一石、一桥、一阁尽显建造者之匠心,一草一木一匾一联可窥人文之雅趣。
展开一张纸画起来,园林的灵秀冉冉袭来,我的身心完全被浸染。——殷乐怡
想起盛中教师中那位苍颜斑发的老玩童(殷乐怡),骑自行車上班时玩双脱手,手不在車把上,而是抓着油条大饼往嘴巴送。退休后画画,闲遐时踩着轮滑去逛街。
——盛泽中学物理老师王宗谟
年轻的时候,
想成为一名体操健将,
未果,
但至今热爱运动。
年轻的时候
想考中央美院,
未果,
但至今热爱绘画。
结论:那个热爱成就我们的人生
——殷乐怡
四月鲜花 38×54
《沧浪亭》38×54
《晨风饮清露》36×48 2200
《窗轩无俗韵》38×54 2200
《待春见山楼》54×78
《东望香洲》39.5×54.5
《姑苏三月》74×113
《虎丘塔影》56×38
《花月诗酒归田园》38×56
《寂寞无人自逍遥》39.5×55
《剑池塔影》56×38
《批把园嘉实亭》26×38
《秋色》39.5×54.5 2200
《雀噪闻远钟》38×56
《天平山御碑亭》39.5×54.5
《网师园假山》27×39
《文采风骨相并举》39×54
《五峰书屋》27×39 1880
《香洲树影》38×56 2200
《雪香云蔚亭》.38×56
《游园》56×76.5
《雨后》36×48
《雨丝风片》38×56
《拙政园小沧浪》39.5×54.5
薄雾(水彩色粉)38×53
春深40×55
寒月斜阳暖38×54
缆系绿漪亭27×39
留园曲溪楼39×54
留园玉兰树下38×56
秋意 39×54
狮子林湖心亭28×38 2200
狮子林五松园 54×39
卧听满江柔橹声27×39
梧竹幽居 36×48
五峰园假山38×56
小飞虹26×38 2200
阳光照进长窗39×54
义圃乳鱼亭38×53
园林晨雾38×54 2200
园中漫步38×53
—— 画家简介 ——
殷乐怡
殷乐怡 1946年出生于南京,长在苏州。
幼时曾寓居姑姑家,姑父是画家(姑父李剑晨,中国水彩画先驱之一、水彩教育家),心中不知不觉埋藏下绘画的种子。
当过知青,做过英语老师, 退休后不看书报,不看电视,戒了围棋,撮拢所有的时间,整天与画纸画布打交道。和朋友一起走南闯北,跋山涉水,去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采风写生。但最多的时间还是在画苏州,尤其是在苏州园林里,与亭台楼阁假山池水花草树木对话。
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各类展览。举办过个人画展七次。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,南京李剑晨纪念馆副馆长,中国油画写生俱乐部苏州分会会员,吴江书画院特聘画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