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之前的直播中分享过一个案例:
2011年的时候,我代表Randstad在中欧商学院做校招。
遇到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学生。
下午2点开始的招聘会,她12点多就到了,专程找我们猎头公司聊。相比大多数求职者,她算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
她之前在微软做Marketing,拥有5-6年的Marketing经验,08年年薪已经上30万,赶上金融危机。她选择脱产读了中欧的MBA,准备跳槽到金融行业(换行业确实是MBA一大利器)。
不巧,恰逢当年次贷危机给金融业的打击太狠。金融行业一片哭爹喊娘,少有招聘新人的企业。
我不可避免滴为她担心:
- 离开工作岗位1年半,还能适应吗?
- 加之金融行业现状不好,机会很少,她面临的竞争很激烈;
- 企业现在愿意给MBA买单的越来越少,薪资能把中欧的学费捞回来吗?
当被问到「薪资预期是多少?不涨薪能接受吗?」
她毫不犹豫的回答:钱不是问题,一直想进金融行业。
我挺震惊的,毕竟脱产2年损失至少60万年薪,加上读书的钱,她还愿意接受不涨薪,去一家更苦逼的公司。
今天回头看,我就更为她不值了,当时如果去了互联网公司,这会儿可能已经财富自由了。
读书深造,真的能够让人在职业发展上取得突破吗?
01
逃跑式规划
每当我接到咨询「我该不该转岗/跳槽/留学/裸辞」时,我往往会一步步反问: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?你希望得到什么?为了得到它,你愿意放弃什么?
我们这种远隔千里的所谓导师,是没有资格帮你做决策的。
我们能做的,往往是通过提问,帮助小伙伴们理清思路。
对于提问读书深造的小伙伴们,我常常会抛出的问题是:
- 你希望通过读书,获得什么收益?
- 你如何确定读书,能够带来你要的收益?
我发现有些小伙伴有着清晰的职业规划。比如原先是二本三本的学历,希望通过考研,或者读MBA,把原来的短板补上。
但是有些小伙伴在解释为啥要读书的时候,反复强调行情不好,所以去读书。
这就有问题了。
遇到问题,不试图就地解决问题,而是逃跑。逃离了现在的困难,然后指望在读完书后,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都奇迹般的解决了。
这就像人民广场相亲相不到好对象,我先去整个容一样。
整容是否能提升我们在相亲市场上的竞争力?感觉好像能。
但这不够。
但对你面对的现实情况来说,整容真的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吗?你真正需要提升的只有颜值吗?
对于职场人来说,面对问题,应对挑战,是很艰苦的,甚至是痛苦的。
但恰恰是这种痛苦,让我们走出了舒适区,提升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能力,再遇到类似困难的时候,我们就不怕了。
从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,到08年的次贷危机,到18年的互联网裁员潮,每隔10年都会有一次重大的危机挑战,是不是我们每十年都要去读一次书呢?
困难不是躲掉的,而是解决掉的。
年轻的时候输得起,要的是解决困难的办法。
否则岁数大了,有家有口,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,再来面对困难,我们就会投鼠忌器,职业规划有时候不得不为生活规划让步。
02
读书带来什么收益
我并不反对读书,而是反对没有想清楚就读书。
还是拿整容相亲来打比方。
每个人遇到的相亲困难是不同的,整容到底能不能解决你的问题,还是要具体分析。
因为扩招所以考研的,就相当于大家都去整容了,你感觉反正对象不好找,不如也去整容一样。
那么你的竞争力在哪里?
三年后研究生毕业的时候,面对更多的竞争,为啥你能拿下好的岗位?
因为找不到理想的男神女神而去整容的,那么我反问一下:
- 男神/女神不搭理你的原因仅仅是颜值吗?
- 颜值是你的短板吗?整容一定能克服这个短板吗?
- 你去哪家整容医院?他们家过往的效果怎样,在他们家整容出来的找到男神女神了吗?
读书,是职业规划中非常重要的环节,需要我们仔细衡量ROI。
小伙伴们可以给自己列一个问题清单:
- 我的职业规划是什么?
- 想要实现职业规划,我需要补齐哪些短板?
- 读书能补齐这些短板吗?我有数据支持吗?
- 读书是唯一能补齐短板的办法吗?
- 读书还会带来哪些潜在问题,如何解决?
很多小伙伴给我的回复让我很着急:
「我觉得读书肯定有帮助吧……」
「听说读完出来就业更方便……」
「学历不是越高越好吗?」
特别是个别小伙伴,薪资收入不高,工作压力大,为了破局,想要问家里拿钱,或者借钱读MBA,指望毕其功于一役,读完书出来就有大公司,好工作找上门。
读书不应该成为我们职业发展道路上破釜沉舟,背水一战的救命稻草。
那些指望靠读MBA,考研一举翻盘的小伙伴们,往往最后发现读完书并不能改变现状。
归根结底,导致职业发展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,绝不仅仅是学历一样东西。
其他问题,诸如职业规划不清晰,技能缺乏,沟通能力差等问题不解决,光读个书,没用。
还是和相亲一样的套路:
- 你要找哪位男神女神?
- 他们对异性的要求是什么?
- 你缺什么?如何补上短板?
- 如果是颜值问题,那么到底补哪一块?双眼皮还是削骨?
- 哪些人通过整容降服了男神女神?成功比例有多少?
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细致分析的。
而不是大胆猜测,我只要整个容,一定有男神女神来登门求婚,这个就很天真了。
03
脱产读书需谨慎
在很多小伙伴咨询我是不是研究生就业更有竞争力的时候,我往往会强调一点:
你和谁比?
研究生,不应该和应届本科生比,应该和有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相比。
事实上,这么一比,很多读研究生的小伙伴们就没底气了。
无论是薪资还是职业发展前途来说,普通读研的小伙伴,和工作三年的职场人相比,还是有些差距的。
不是小伙伴们能力的问题,而是目前职场和学校教育之间是有些脱节的。
反过来说,工作一段时间后脱产读书,风险更大。
企业会担心:脱离岗位1-2年,你还能适应职场吗?
不仅如此,我在《2019年下半年,就业形势好转了吗?》里强调过:
目前的企业压力更大,更需要有经验的职场人来解决问题。而非把机会给一个脱离岗位2年的新人。
当我们给企业送出我们的简历时,企业HR会关注其中的:
- 学历背书——毕业于哪所院校;
- 经验背书——服务过啥知名企业;
- 技能背书——有啥证书;
- 项目背书——做过什么优质项目;
学历背书是其中一项,而且很可能不是最重要的一项。
如果评估下来,提升学历是破局的核心,那么读书可以理解,如果评估下来,还有更重要需要提升的背书,那么花钱花时间的读书,可能不是急所。
尤其是如今的互联网公司,在马云的影响下,特别务实,对于MBA之类的学历越来越不愿意为之买单。
脱产读书,作为一个重大的举措,一定要慎重。
总结一下,
我无意反对大家读书,也不是宣扬读书无用。
我只是希望大家在读书前,分析好收益,而不是「先读了再说,以后应该会有帮助的」的态度。
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